Menu
【亲子教育】早上急着上班,孩子又闹情绪,鱼与熊掌如何兼顾? -MamaClub
对于许多职场妈妈来说,每天早晨就像打仗一样:
“我每天都要悄悄的走,有一次甚至是从沙发后面爬着出去的,不敢让孩子发现,不然她一哭,闹起来我就走不了了。”
“每天早晨起来,从叫孩子起床到催他刷牙,吃饭,带齐东西去上学真的像打仗一样,每天从起床到出门,已经耗掉我半管血。”
“我每天很不想上班,孩子小,我不能在家里陪孩子,心里很难受。每天都和孩子说好多遍再见,孩子好像也很舍不得我,每天早晨我出门就像是一场生死离别。”
了解一下孩子的小情绪
爸爸妈妈有一种常见的误解是:“孩子们闹情绪,就是因为他们懒或动力不足”。
虽然说动力不足可能是其中一个因素,但还存在许多其他因素,包括:
1. 由于年龄关系,无法“感同身受”
比如,孩子可能并不能理解妈妈为什么这么着急,或者不理解大人为什么要赶时间。
2. 厌烦
有些任务对孩子来说就是没有吸引力。
例如,妈妈催促孩子去上补习班,可是补习班对于孩子来说并没有吸引力。
3. 太多干扰
孩子也许知道自己需要去做某件事,但手中的玩具、其他家人的关照(比如给孩子加件衣服,拿个苹果),这可能会让孩子觉得无所适从,或者烦躁。
4. 爸妈的时间管理不佳
许多爸妈低估了孩子做一件事所需的时间。
他们认为孩子“应该”三两下就能完成,或者立即启动,但很多孩子其实做不到。
5. 焦虑、害怕失败
有些孩子由于以往的体验不好——例如由于自己的情绪或拖延被爸妈训斥——从此就害怕自己的表现达不到爸妈的期望。
这种焦虑如果不被关注和理解,未来可能会变成完美主义,例如认为任何不完美的事情都是不可接受的。
用技巧和力量面对小情绪
早晨要出门,孩子闹情绪,自己心里也不舒服,这可怎么办?
1. 认识分离焦虑
孩子在8个月左右会出现分离焦虑,熟悉的人离开视线,孩子会出现哭闹的表现,这是正常的发育表现,说明孩子心智在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技巧帮助孩子适应分离的感觉,比如制造短暂分离的机会,并逐渐拉长分离的时间:
躲猫猫(30秒-1分钟)
在阳台打电话不让孩子看到人(3-5分钟)
洗澡(10-15分钟)
出门买菜(1个小时)
半天工作
全天工作
让孩子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2. 勇敢说再见
每次分开时做好分别仪式,不要躲着藏着骗孩子,欺骗孩子不说实话可能会让孩子更没有安全感,不利于孩子应对分离焦虑。
每个妈妈和孩子的分别仪式都不同。
这里举一个例子,比如可以出门前抱孩子5分钟,亲亲孩子,如果孩子言语功能发展足够成熟,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下晚上见面之后的计划,看着孩子的眼睛微笑淡定地说再见。
3. 自己内心做好分离准备
允许孩子出现分离焦虑的情绪,也要相信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应对。
不要孩子一哭就心慌,有的妈妈听不得孩子的哭,听到孩子的哭声就会不自主的在内心谴责自己,觉得自己愧对孩子。
有的妈妈是自己更离不开孩子,觉得看到孩子,抱到孩子,自己的世界才完整,其实随着孩子年龄增大,我们要学会慢慢放手。
养育的过程就是一个适度放手的过程,放手可以给孩子更多成长的空间,要守好内心与孩子的边界感。
大人要保持自己内心的独立感,这样更容易养育出独立的孩子。
4. 做好孩子的陪伴
在和孩子一起呆着的时候请做好陪伴,很多时候孩子比平时更容易闹情绪可能是因为觉得这段时间大人没有陪够。
请梳理一下这周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时做的事情,孩子是否觉得足够亲密有趣。
如果发现这段时间陪伴的少了,就要补上一些,孩子就更容易面对分离的时刻。
归根结底,爸妈的目标是帮助你的孩子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能力,通过规划和尝试成功完成手头的任务,而不是回避它,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控制焦虑和害怕。
换句话说,如果爸妈的行为让孩子感到害怕,这种害怕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只有通过不断的鼓励、努力才能减少,从而获得成功。
有了爸妈的支持,有了解决问题的计划,有了尝试的意愿,孩子才能逐渐理解爸妈的用意。
关注 MamaClub | ||||
Page | Group | Telegram | Goo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