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亲子教育】我的乖儿子,优秀又自律,直到那天我看到他手机里的秘密… -MamaClub
那天,我比平时早下班一个小时。
走进楼道,听到熟悉的琴声,我的嘴角不自觉地扬了起来,我知道:一定是我那懂事的儿子正在练琴。
可是,一推开门,我的笑容立刻就凝固了。
儿子正拿着手机,连着蓝牙耳机趴在沙发上亢奋地玩游戏。
我刚才听到的琴声则是从钢琴上方的小音箱里播放出来的。
我狠狠地关上房门,愤怒地扯掉儿子的耳机,扔在他的脸上,怒吼道:
“你就是这么糊弄我的?
你给我保证的每天练琴一小时,就是用音响播放一小时是吗?把手机拿过来…”
儿子下意识地把手机藏在身后,我一把抢了过来,打开儿子手机的录音播放页,一条一条的听着。
除了他经常练习的钢琴曲录音外,竟然还有背单词的录音,背课文的录音,背诗词的录音…
真是给了我当头一棒。
原来,我每天在房门口听到的读书声,在家门口听到的琴声都是儿子的弄虚作假。
我不可置信地看着儿子,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你就是这么骗我的吗?你学习、练琴是给我学的吗?”
儿子一脸不知悔改的样子,捂着耳朵不耐烦的说道:
“又来了,真是烦死了。”
说完,起身回房间,用力关上了门。我气得浑身发抖,却又无可奈何。
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想当然地以为儿子乖巧懂事,又优秀自律。
毕竟,我从儿子上幼儿园起,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他。
我要求他每天6点半起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背古诗或者三字经。如果赖床不起,我就不给儿子吃早饭,古诗背不会就不给吃午饭;
我要求儿子从小学会整理玩具,整理书籍,整理自己的学习桌。每次不及时整理,我就会没收儿子一件玩具。
儿子四岁开始学琴,我每天雷打不动地拿着小鞭子陪他练习30~60分钟。
为了不分散儿子的注意力,家里的电视从来没开过,他写作业,练琴的时候,我连手机都不敢看。
在我的刻意训练下,儿子也一直表现得很自律。
有的时候,他甚至还会主动要求加时练琴,拒绝出去玩,在家里看书学习等。
我对儿子是越来越放心,越来越信任。
然而,这次的“意外发现”,不禁让我怀疑人生。
从那天起,我决定开始重新审视儿子。
我趁他不在房间的时候,翻看他的书桌。发现我给他买的好多卷子,他嘴上说着写完了,实际上只写了些选择题,填空题。
我认真看了看,发现出错率60%以上,有些错题根本就是不认真造成的。
他还狡猾的把一本漫画书换上了英语课本的书皮,把厚厚的新华字典里掏出一个洞,里面藏着手机。
老师布置的读书打卡、运动打卡,他也都是做做样子了事。
最令人恼火的是,开学没多久的一个晚上,老师突然打来电话,告诉我:儿子的作业偷工减料。
要求会背的课文,他一篇没背,要求写10篇读书笔记,他写了7、8篇流水账日记。
两本假期作业,选择题、填空题他都是胡蒙乱造,简答题更是字迹潦草…
老师在电话里的质问,让我臊得满脸通红。
此时,我才清醒地认识到我错得有多离谱。
挂断电话,我不停地问自己:
为什么我越管,孩子越不听话?
为什么我费尽心思想要养出一个自律的孩子,最终却一败涂地。
教育的失败,让曾经踌躇满志,干什么都不认输的我变得极度消极、不自信。
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差劲的妈妈,怀疑儿子是不是天生不爱学习。
直到有一天,我去拜访闺蜜,看到闺蜜的儿子陶陶。
陶陶正坐在地上专心地搭建自己的模型,完全没有注意到我的到来。
地板上散落着几张草纸,上面是他设计的模型草图。
旁边的书桌上堆放着作业书本,我随手拿起来翻看,语文作业字体工整的像印刷体似的,作文流畅有趣,饱含真情实感。
一张得了90分的数学卷子,上面竟然有清晰的复盘:
哪些题目是自己蒙对的,哪些题目是不该做错的,不会的题是哪些知识点没掌握,这种题目还可能以哪种形式出现?
这下我坐不住了,赶紧拉着闺蜜问她怎么教育孩子。
闺蜜笑了笑说:其实,我从不逼着陶陶学习,也不干涉他喜欢玩游戏,看电视。
看我目瞪口呆,她继续解释道:我每天会询问陶陶的意见“你是想要先写作业,还是先玩?”
接着会询问他当天的作业量。如果作业不多,就尊重他的选择。如果作业需要写很长时间,就会耐心地给他分析利弊:
“今天的作业很多,如果先玩再写作业,你可能要写的很晚。而且你累的时候,写作业的效率也不高。
我们不如趁现在精神好,写完再玩,你觉得呢?”
每次思考片刻,陶陶就会很愉快地去写作业了。
闺蜜还给我看了陶陶台灯上面贴的一张今日计划:
上午8:00——9:30 写作业,整理错题
9:40——11:30 乐高时间
13:00——14:00 IPAD时间
14:00——14:30 半小时运动
14:40——16:30 英语网课
19:00——20:30 睡前阅读
我问闺蜜,这是你给陶陶制定的计划吗?
闺蜜笑笑说:
“这是我跟陶陶一起制定的,是我们一起商量好的约定。以前我给他定了很多计划,他的抵触情绪都很大。
自从我征求了他的意见,共同制定计划,他就特别积极,特别守信用。
说起来,这教育孩子还真是门学问。有时候,你管得越多,越严厉,他越是跟你对着干。
你给多他一些自由,一些尊重,别把他当“儿子”,把他当成“合作伙伴”一样对待,他反而会很听话,很省心。”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从闺蜜家回来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是不是因为过去我对儿子过多的关注、过多的干涉,反而毁掉了儿子的自律能力?
记得BBC纪录片《北鼻的异想世界》里,儿童行为研究专家曾说过这么一段话:
“通常3岁以后,孩子的自我意识显现,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立场,心里想要什么,就会想办法去争取。
他们不仅能意识到自己和父母一样有权提出要求,而且还不断地猜测父母的心理,跟父母‘斗智斗勇’。”
儿子种种不自律的行为,也许正是跟我抗争的表现。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开始学习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力,并尝试换一种方式教育儿子。
1. 用和孩子一起定规矩代替唠叨、催促和吼叫
以前,我只要看见儿子玩手机,看电视,就会绷着脸说他:
“就知道玩,就不能去看会儿书,练会琴。”
儿子不情愿的翻开书,装模做样的看,我立刻劈头盖脸一顿吼:
“你做样子给谁看?昨天的功课复习了吗?口算100道做了吗?现在开始做!做不完别想玩!”
结果,耗了一天,儿子也很难完成任务。
老话说,“强按牛头不喝水”。
想要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首先得先赢得孩子内心的认同。
于是,我跟儿子商量:
“我们一起来定个规矩吧。你看你每天什么时候写作业?什么时候玩手机,玩多长时间?什么时候练琴…”
儿子一听可以自己做主,欣然应允。
偶尔,儿子也会不守规矩,但只要耐心地提醒他:
“这是我们商量好的呀,你自己说话不算话,这可怎么办?”
儿子思考片刻,就会站起来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其实,心理学家早就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
“一个人面对问题的时候,能不能有足够的自我掌控感,这是TA能否发展出健康的情绪,和压力应对方式的重要因素。”
和孩子一起制定规矩,让孩子有机会说出自己的需求,尊重孩子,满足孩子的自我掌控感,孩子才能逐渐学会自我约束。
2. 用正面的暗示代替打击、作比较
以前,我经常会带着情绪批评儿子: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看看人家…”
有一次,我正在批评儿子,闺蜜来了。
了解详情后,闺蜜劝我说:
“你别老是打击他,拿他跟别人作比较。
我们的语言都带有暗示作用,你越是否定他、打击他,他就越觉得自己不行,做不到。
你试着多鼓励鼓励他,夸夸他,先让他相信自己能变好,他才会真的变好。”
闺蜜的话让我醍醐灌顶。
之后,我开始试着夸儿子:
“你今天真自觉!这次作业写得很认真,作文也写得特别棒。你昨天背古诗的时候,特别专注。”
结果正如闺蜜所说得那样。
我对儿子的正向期待建立了儿子的自尊心,给了儿子变好的信心,儿子真的如我期待的那样变好了。
千万不要忽视心理暗示的力量。用鼓励、夸奖代替打击、作比较,其实就是给孩子正面的暗示,孩子就会有“我一定要做好”的信念,自驱力也会随之而来。
3. 用承受自然结果代替威胁、惩罚
每次儿子练琴不认真的时候,我都会拿着小鞭子威胁他:
“再不认真,小心我打你。”
发现儿子写作业字体不工整,我会毫不客气地撕掉他的作业,罚他多写几遍。
儿子常常像一头“愤怒的牛”,硬着头,瞪着我,跟我对战。
吉特诺博士说:
“一个孩子应该经历自己不当行为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罚。
因为,惩罚并不起作用,孩子的精力分散到了如何报复家长上面,错失了对自己的不当行为的反悔和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
于是,我不再惩罚儿子,而是让他自己去承受不好好练琴、不好好写作业的后果。
结果,他在被钢琴老师训斥几次,被班主任老师罚站几次后,变得认真多了。
正如有句话所说的那样:
教育孩子,不能使用蛮力,要用巧劲,才能四两拨千斤。
生活总是因改变而惊喜。
我按照上面所说到的三点改变半年后,儿子不仅学习认真起来,练琴积极了很多,对我的态度也回暖了。
有一天,儿子练琴结束,我递上一杯果汁,夸儿子:“你今天这首曲子弹得真好听!”
儿子搂着我的脖子说到:“真的吗?那我再弹一遍给你听吧!”
说完,就拉着我坐在他旁边,一边投入地弹着,一边笑盈盈的看着我。
那一刻,我真正明白了,为什么教育专家都说“好的亲子关系,胜过一切教育。”
不久前,儿子期末考,他进步了很多。
我激动地拿着卷子看了又看,老公嘲笑我的样子太傻了,儿子拍拍我的肩膀说:
“亲爱的母亲大人,这有什么可激动的,下次我会考得比这次更好!”
看着眼前这个自信满满、内驱力爆棚,有着超强自律能力的儿子,我真很难相信他就是之前那个“耍滑头”、“处处跟我对着干”的“小混蛋”。
真是应了那句话:“孩子出了问题,多半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只有父母先改变教育方式,孩子才能跟着改变。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向上、向好的心。
只要我们相信孩子一定会努力地向上成长,只要我们愿意放下焦虑、放下强烈的控制欲,多给孩子一些耐心和尊重,孩子就一定能朝着我们的期待成长。
最后,用泰戈尔的一句诗与大家共勉:
“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
愿我们都能成为一个清醒、克制、又充满智慧的妈妈。
关注 MamaClub | ||||
Page | Group | Telegram | MumsGoo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