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当孩子伸手向你要钱时,千万不能这样做 -MamaClub
有一位妈妈的儿子在上大学,某天和朋友出去玩,结果没注意时间就到了深夜。
因为没有交通工具,他选择了搭车回家,花了50块。
这位妈妈知道了之后,很生气,觉得孩子太浪费,花钱大手大脚。
明明可以早点回家,坐公共巴士,却非要玩到这么晚,她甚至觉得儿子是故意,为了花钱而搭车。
因为这个事,她和儿子吵了很久。
前不久,他班上的两位同学到家里作客,聊完天之后,一个同学说想去周围逛逛。
她儿子当时身无分文,便找到她,希望妈妈能给一点零花钱。
这位母亲很不高兴,觉得儿子天天想着玩和花钱,便没有给他。
没想到儿子这次居然低声下气继续恳求,她更生气了,就拿出以前搭车的事情来说。
说着说着,两人吵了起来,儿子居然跟她说:
“我恨你!搭车这件事是不是要我死了,你才不说…”
之后,两位同学觉得不好意思便离开了。
儿子也不愿意跟她说话了,把自己关在房里生闷气。
这位妈妈不解,自己明明只是想让孩子学会节俭,怎么就提到要去死了呢?
孩子伸手要钱的情况,几乎每位父母都遇到过。
很多父母在给孩子钱的时候,总会加上一句:
“你知不知道爸爸妈妈每天上班有多辛苦?赚钱给你读书已经很不容易了,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说这句话的原意,是想让孩子省着点花。
可是我们却忽略了,这句话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
他们会觉得自己花钱就是对不起父母,自己不应该有要求。
可是如果他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对一件事物的渴望就会更加强烈。
这种强烈的欲望,会在他们日后的生活中,影响他们的选择和走向。
“不给我钱,那你就去死”
还有个青少年,已经26岁了,是个不折不扣的骨灰级宅男。
没有爱好、没有追求,每天都躺在床上玩手机。
一开始,大家以为是他自己的问题。
直到后来从父母口中得知,他之所以变成这样,很根本的一点也是因为“穷”。
他们家的环境并不差,在他上中学时,当别的孩子都把兴趣爱好集中在某一个方面的时候,他还是几年如一日地穿着洗到变色的校服,背着一只不知道哪家亲戚孩子不要的旧书包。
因为缺乏打扮,手里一分零花钱都没有,他什么社交活动都不能参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也变成了班上最不起眼的人物,成绩也不好,只能沉迷在虚拟世界。
工作后,银行卡也放在他妈手里,多花一分钱都要报备,所以成了今天的模样。
过度在金钱上苛刻孩子,剥削他生活中的快乐,也许可以培养他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但也会给他烙上长久无法消除的穷酸气。
更有甚者,过度经济拮据还会激发人内心的卑贱和贪婪,扭曲孩子的性格。
让他们从一个庸俗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对每一分一毫都锱铢必较。
曾经看过一条让人心酸的新闻,在国外,一个儿子为了彩礼钱居然逼死了自己的母亲。
有个30多岁的男子,准备结婚,父母为了给他买婚房,花光了所有积蓄,还借了三十多千。
婚期将近,在女方的要求下,儿子又向父母要了8千块彩礼钱。
虽然不是很多,但是之前买房子已经花光了所有钱,所以给不了他。
见家里拿不出钱,儿子恼火了,还怪罪母亲说“你们这么穷,干嘛还要生下我?”
母亲各方借钱无果,心力交瘁之下,哭着说:“儿子啊,你这是逼妈妈去死。”
儿子说:“那你就死吧。”
面对儿子的索取无度,母亲心灰意冷,从五楼纵身跃下,不治而亡。
儿子对金钱看得比母亲的生命还重,这是金钱观扭曲的结果。
所以从小给孩子培养正确的花钱观念,真的很重要。
正确的金钱观,是人生必修课
物极必反,一味压制孩子的需求并不可取,最好的办法是,从小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金钱这一课,必须早点给孩子上,不然将来有一天,社会会给他上,那时候你和孩子恐怕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1、让孩子了解“钱”
孩子还小的时候,根本不懂“钱”到底代表了什么,仅仅以为是这张纸,能够换到自己好吃的好玩的。
对于金钱的面额以及代表的价值,他们一无所知。
所以,如果孩子年纪还小,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建立对金钱的认知。
可以一起玩过家家游戏,扮演收银员和顾客。
在购物和结算的过程中,让孩子知道,他们想要的东西到底值多少钱。
另外,现在市面上关于金钱观的书籍也很多,父母可以选择适合孩子当下年龄的书籍,帮助他们了解。
2、通过劳动,让孩子知道金钱来之不易
让孩子知道,金钱不是大风刮来的,只有努力奋斗或者付出劳动,才能获得金钱。
如果不科普,孩子就不知道钱赚得有多困难,不知道自己买一个玩具要付出多少劳动。
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一味的责骂他们可能会觉得父母不爱自己,倒不如让他们自己体会一下赚钱的艰难。
比如,带着孩子去上一天班,让他们看看赚钱到底要付出什么。
也可以带孩子观察身边的劳动者,引导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劳动赚钱。
通过这种方式,还能激励孩子好好学习。
3、培养孩子存钱的习惯
早点给孩子准备一个存钱罐,平时如果有零花钱可以攒下来。
等孩子到了一定年龄的时候,还可以给他们开设银行账户,作为孩子的成长基金。
4、学会做开支计划,养成良好的习惯
现在很多人没有记账的习惯,所以常常对花钱没有概念。
如果从小就学会记账,就能知道自己的钱到底花在哪里了,看着账单,他们自己也会懂得,什么钱该多花,什么钱不该花。
5、给孩子金钱上的安全感
有一些家长为了杜绝孩子大脚大手花钱的坏习惯,于是就在孩子面前“藏富”“哭穷”,但家长一定要适度。
大家想,一个整日看着父母为钱发愁、抱怨的孩子,能专心致志地学习吗?内心会非常自信吗?
所以在孩子成年以前,家长要以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
“爸爸妈妈一定会保证你上学、生活的费用,你不用担心。但长大了,你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财富。”
这种承诺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孩子的内心安定了,智能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
一个人所能拥有的财富是和他的能力、品质匹配的,如果没有清晰的价值观,即使获得了财富,也会在最终消耗殆尽。
金钱非万恶之源,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金钱观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家说:
“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钱是家庭的重心一样。”
金钱教育的实质是幸福教育,一个人的金钱观,会影响他一生的幸福。
✅ 点击关注【Instagram】
– 分享生活点滴
✅ 点击加入【Telegram】
– 好康促销分享
✅ 点击订阅【Youtube】
– 看看专家怎么说
✅ 点击投稿【你的故事】
– 与MamaClub分享故事
✅ 点击加入【心声群】
– 与妈妈们一起讨论育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