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因为一句话,六岁姐姐摔死满月弟弟:大人们,别再戏弄孩子了 -MamaClub

看过一件事,在一个聚会时,大人闲聊间,一男子拿着一玩具对一5岁左右的孩子说:

“你喜欢这个吗?”

孩子开心地点点头。

“那我给你,你要说什么?”

孩子看着男子,奶声回答:

“谢谢叔叔。”

男子大笑:

“不,你要说谢谢爸爸。”

小孩顿时收起笑容,满脸疑惑,退后几步,靠着他爸爸,不吭声。男子一把把小孩拉近,笑得更大声:

“说啊,只要你说谢谢爸爸,我就把这个送给你。”

同桌人都哈哈笑起来,孩子怯怯的,看着也在笑的爸爸,感觉都快要哭了,站在那里缩成一团。

可男子却越笑越大声,一直在逼孩子叫。最后,还是同桌一个女子打圆场把玩具抢过去塞给了孩子,但看孩子的反应,他并不想接。

 

看了这件事,大概知道孩子的父母肯定跟这个男子很熟,但就算是过命的交情,也不是他可以如此戏弄这孩子的借口。

且不说这种强迫孩子“叫爸爸”的行为非常low,从孩子的反应来看,就知道这不是孩子能接受的一种玩笑,也许他不懂为什么男子要这么做,但他也知道该男子不是他爸爸所以无法开口。

然而,在他不解并坚持自己正确的判断时,周边熟识、亲近的长辈们不仅没有人支持他,反而都是在看好戏似的嘲笑、逼迫他,让孩子陷入一个孤助无援的境地。

这会给这个孩子的心理造成多大的伤害?想想都觉得心疼。

每次遇到都很想振臂高呼:大人们,你在笑,孩子在哭,请停止戏弄孩子!有人可能会觉得这种事例很少见。其实并不然。

抛开上述,再来看看其他生活中你肯定见过的“戏弄”。

 

“你爸妈生了弟弟/妹妹,就不要你啦。”

这句话的常见度之广和杀伤力之大,堪称“戏弄之最强王者”。

之前有个新闻,因为邻居常常对6岁姐姐说这句话,最后姐姐将刚满月的弟弟从楼下扔下去,当场摔死。

还有因为大人的戏弄话“你爸妈喜欢男孩,他有小jiji你没有”,一姐姐用剪刀剪掉了弟弟的生殖器。

生活中的很多戏弄或许结局不会这么极端,但这句话对孩子的伤害真的巨大。孩子心智尚不成熟,她不懂只是玩笑,这些话从越是熟识的人嘴里说出来,就越让她心里充满恐惧和难过。

她会变得敏感、没有安全感、变得小心翼翼,甚至变得怀恨在心。多少孩子与二胎的不合甚至发生惨案,都是因为这“害怕被抛弃”的恐惧心理在作祟。

所以,父母一旦听到有人跟你的孩子说这样的话,必须阻止,并跟孩子澄清:“这不是真的,爸爸妈妈永远都是爱你的”,以打消孩子的恐惧。

 

肆意对孩子搂抱等肢体动作

孩子皮肤弹嫩光滑,很多大人都喜欢去抚摸、捏/亲两下,但不是每个孩子都愿意跟别人有这样的肢体接触。

如果孩子不情愿,一些大人会加以语言上的攻击,“这孩子真娇贵啊,碰一下都不肯”,一些大人会不管孩子意愿,强行抱/亲,甚至父母为了显示大方,还对孩子凶:“不就是摸摸脸嘛,又不会掉皮。”

大人们啊,你们都知道不喜欢陌生人或者不喜欢的人碰你,怎么就不想想孩子呢?

孩子被强行亲密,可能会导致他与人交往产生恐惧等障碍,甚至不能分辨这种亲密与性侵的区别而被伤害。

遇到此事,父母切忌不要“老好人”上线,要及时维护孩子,可以一边帮孩子打圆场,一边表示稍许歉意。

 

逗孩子吸烟喝酒等不良行为

见过太多了。大人们拿着烟和酒,引诱孩子尝试,尤其是亲戚中的男性长辈,如爷爷,最爱干这事。

因为是长辈,父母们常常抹不开面儿,也一起玩笑着袖手旁观,任由孩子被戏弄,长此以往,孩子要么被烟酒伤身体,要么早早染上烟酒恶习,走上不良路。

不管对方是谁,父母们都要态度明确的拒绝,并且告诉孩子,这只是玩笑,小孩子是不能抽烟喝酒的,还要让孩子知道该拒绝的要坚决拒绝,不要因为对方是长辈就不敢。

 

“表演个节目看看”

之前特朗普的孙女被要求表演唱歌的视频一出来,网友纷纷无奈:连总统的孙女都逃脱不了被要求表演的命运啊。

还有个同学,五年级时拉小提琴得了冠军,本来是个极好的苗子,但因为每次都要求要表演,一次闹翻之后便再也没碰过小提琴,也不和父母说什么话。

很多孩子为什么越长大胆子越小?

为什么从活泼变成内向?

大部分都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过来自长辈的戏弄和哂笑。大人们,量己度人,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之上,你的笑转眼就逝,但孩子的痛可能伴随一生。

网上鼓吹:生孩子不拿来玩,还有什么意义。

在这里看来,一般的玩闹可以,但一定要有度,要照顾到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孩子很小很可爱,大人们别毁了他们。

生活中,遇到孩子被逗弄,父母一定要及时制止并站在孩子这边,平时也要告诉孩子,要懂得去拒绝。不要让孩子单纯的心灵在各种逗弄中受伤,更不要无节制的去逗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