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亲子教育】别让这3种溺爱行为,导致你的孩子一辈子长不大 -MamaClub
有句古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对孩子的爱本应该是自由的、宽容的。
而溺爱带给孩子更多的却是限制,是阻碍他们人格的发展,最终让孩子成长为意志薄弱、自私自利的人。
生活中,有很多家长区分不清爱和溺爱的区别。
而当家长有以下这3种行为时,就属于溺爱孩子了,千万要注意。
凡事都满足孩子
随着现代各个家庭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很多家长对孩子的需求几乎都是有求必应的:
孩子看上了一双新款的运动鞋,家长“买”;
别人的手机型号比我的新、功能比我的强大,家长“换”;
同学们假期都去国外旅游了,家长也“去”;
……
每当孩子提出要求时,家长从来不去考虑孩子背后是否真有这些需求,只是觉得别人家孩子有的我们家也不能落后,自己哪怕省吃俭用、苦点累点也心甘情愿。
于是,本来不富裕的家庭却养出了一个花钱大手大脚的“富二代”。
甚至有的家长觉得自己工作比较忙,不能经常陪伴在孩子身边,便把满足孩子要求当成一种对孩子的补偿,无论孩子提什么要求都一一满足。
殊不知,凡事被满足的孩子,长此以往就会变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稍有不如意就大发脾气、埋怨父母没有事事满足自己。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新闻:
一个12岁的男孩子弄坏了茶馆里的物品,让妈妈替他赔偿,妈妈只是在言语上教育了他几句。
结果,小男孩竟然狠狠掐住妈妈的脖子,众目睽睽之下打起妈妈来。
不难想象,平日里父母该是对孩子溺爱到何种程度,才会让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对自己的妈妈的动手啊。
一个长期被溺爱的孩子势必会缺少独立自主的能力,觉得父母的付出理所当然,只会换来变本加厉地索取和攀比,最后变成一个自私自利的“白眼狼”。
不舍得让孩子吃苦
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就是痛苦,我们可以把痛苦转换成幸福”。
努力就是转化的过程,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感到更加辛苦。
孩子如果不吃苦,又怎么能学会把痛苦转化成幸福的能力呢?
家长一点都不舍得孩子吃苦,其实是在扼杀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的生存适应能力。
日本NHK电视台近日报导了这样一个新闻:一名56岁男子因少年求学失利、找工作又碰壁便长期失业在家,常年靠父母养活。
后来在父亲得了癌症、母亲患上认知障碍并相继离世以后,该男子吃完父母最后一点微薄的养老金之后,最终在冰冷的家中死去,死亡的原因是长期营养不良……
一个有手有脚的成年男子在家啃老30年,最终竟活活饿死家中,简直让人唏嘘不已。
有个寓言故事:
一颗质量上乘的石头被雕刻家选来制作佛像,结果这颗石头非常怕疼,于是雕刻家只好放弃雕刻,把它当做了一块普通的铺路石。
雕刻家又找来另外一颗石头,这颗石头知道自己资质平平,想要摆脱成为铺路石的命运只有忍受雕刻的疼痛,最终这颗石头被雕刻成为了一座精美的佛像,受到人们的敬仰。
这个故事的道理非常简单:
只有能吃苦、不怕疼的人,才能获得更加美好的人生。
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多少家长害怕孩子吃苦、受累,从小把孩子当成温室里的花朵一样对待。
等孩子最终走上社会以后,受不得一点打击、最终一事无成。
家长越是爱护孩子、越要舍得让他吃苦。他今天吃的苦,最终都会铺成明天更好走的路。
一味包庇孩子犯错
很多家长都喜欢用“孩子还小”“孩子不懂事”等作为挡箭牌,一味包庇孩子犯错。
却不知道,惯子如杀子,父母的每一次纵容,都等同于为孩子筑起一堵禁锢的墙。
曾经就有件真人真事:一个31岁的男子用假驾照被抓,根据相关规定,交警对其实施处以罚款5000块、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
对此,其父母情绪异常激动:
“你们太过分了,他还是个孩子,才31岁!你们为什么罚那么重?”
31岁还是个孩子?在现场的警察听到这句话都懵了!
虽然说无论子女年龄多大,在父母眼中永远都是孩子,但这个31岁的成年男子,非但没有“三十而立”,反而在父母的“包庇”之下,一步步走上了屡教不改的犯错道路。
据悉该男子曾经就因为交通肇事罪被拘役和吊销驾驶证,结果他还是不知悔改,仗着父母的宠溺一意孤行。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不犯错的,当孩子犯小错的时候父母不重视、选择包庇孩子,那么孩子最后必然会受到来自社会的教训和法律的制裁。
复旦大学教授曾说过:
现在的孩子,犯错成本太低,我们要告诉孩子,犯了错误就要付出代价。
如果继续放任形成家长对孩子让步的氛围,以后的孩子是很可怕的,我们的未来是很可怕的。
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应该是对孩子的行为有要求、有约束、有规则,是带着爱孩子的心去教育、去引导。
是要让孩子学会知足感恩、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让孩子懂得凡事量力而行;
是要懂得放手,舍得让孩子吃苦,让孩子自己去成长,而不是制造一个温室慢慢将孩子养废;
是要首先教会孩子直面错误,勇于承担责任,教会孩子分辨是非对错。
溺爱对孩子的性格和人生毫无益处,如果你有以上3种溺爱孩子的行为,千万要及时改正,切莫因为你一时的心软耽误孩子的一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