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亲子教育】不要在这几个时间点批评孩子,他们的内心早已受伤 -MamaClub
你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
当孩子有时觉得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时,兴奋地跑过来骄傲的跟你分享。
你怕孩子会变得太骄傲,所以会说:“这没什么的呀,别的孩子也能做到。”
这时孩子的热情可能已经被浇灭一大半。
如果是在家里,这样“打击”一下孩子,可能孩子只是一时失落,情绪低迷一下。
那如果是当着大家的面呢?
换位思考下在公众场合,你肯定也希望别人能顾及自己的感受,不想被大声地指责,而希望有争议私下里解决沟通。
可是到孩子这里呢?
有人觉得,教育小孩子,是小事情,说几句无所谓!
其实看似小事,却也关乎孩子的尊严。
父母觉得这是为了孩子好,可是却常常忘记了场合,也忘记了用什么样的语气。
有时为了表现你是认真负责的父母,不会惯着孩子,所以会对犯错的孩子打骂,还要当着众人的面,告诉大家,我没有偏袒啊。
可是你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这对他们的内心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呢?
曾经有学者说:
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的潜在力量。
再小的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尊严,这也是需要父母给予、维护的。
如果父母一次次摧毁孩子小小的自尊,那他们的内心会破败不堪。
有一位古人曾说: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
第一条就是“对众不责”,即不要在众人面前责备孩子,这就是对孩子尊严的维护。
如果孩子犯了错,需要你教育引导,那可以当时当地温和提醒,然后回家再教育。
在家里,或者在无人的地方,可以跟孩子好好谈谈他的行为,让他自己去反省自己的行为。
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
还有两个时间点,也是大人最喜欢对孩子动嘴批评的:
一个是吃饭的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本应该是最美好的时刻,吃着可口的食物,分享一天中彼此的经历。
可是,很多爸妈就喜欢利用这个机会来教育批评孩子。
特别是平时忙于工作,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孩子的父母,这个时候就开始找孩子的问题。
发现孩子夹菜不对,就开始说教。
然后就说到其他地方,比如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或者做功课拖拉,种种问题都牵扯了出来。
有时说的孩子满肚子的怨气。
一边吃着饭,一边听你批评,你觉得孩子还会有好胃口吗?
为何不在饭后的时间谈问题呢?
如果总是在饭桌上被父母数落,长期这样,孩子甚至会变得不敢坐桌子上吃饭。
长大后,跟其他人一起吃饭,也总是会不敢夹菜,生怕有人对自己不满。
还有一个时间是睡前,就好像到了一天算总账的时候了,把孩子一天内犯过的错都扒出来。
而睡前,孩子的情绪本来就变得很敏感。
你平素常用的语气,在这时也许就变重了,都搞不懂为什么随便说一句孩子就哭哭哭。
而且睡着后,还会说梦话,甚至有的孩子在梦里还会哭醒过来。
如果想孩子有有个美美的觉,那就在睡前给他讲个故事,温和地道一声晚安,而不是指责批评。
在孩子犯错时,千万别急着批评,相比你的“贬低式否定教育”,正面的管教效果会更好。
当孩子犯了错,手足无措,他们需要的是安慰和引导。
有一次在饭店里吃饭,邻桌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因为太兴奋,不小心把桌沿边的一个水壶碰倒了。
里面的水撒了一地,还把路过的服务生衣服弄湿了。
这时孩子有点懵,看着对面的妈妈。
妈妈赶紧跟孩子说,你是不是应该跟叔叔说句对不起啊!
然后她也跟服务生说了声抱歉。
当服务生过来打扫时,妈妈也说帮忙,但是热情的服务生婉拒了。
“你下次要小心点哦!不能用手在桌子上这样挥动,很危险的。”
这时孩子才松了一口气。
其实犯错的时候,孩子们都会很紧张,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造成了多大的损害。
在这种情形下,孩子也会变得敏感,变现的很听话。
但是有些情况下,父母觉得孩子让自己感到难堪了,觉得孩子惹了麻烦,脾气一下子上来了,先凶巴巴批评孩子一通。
为什么不能好好跟孩子说话呢?
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批评他们,吓得孩子瑟瑟发抖,就是有效管教吗?
你以为孩子不停点头就是明白了,其实他们只是被吓到了而已。
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说说,效果会更好。
让他们放下紧张的心情,然后再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才好。
我们要强化孩子正面的行为,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优秀的,值得爱的,小小的尊严是得到呵护的,自己的行为会有人引导。
而不是将孩子的过错无限地放大,常常念叨。
那样,真的会将孩子越推越远,最后真变成那个你常数落他的样子。
教育家说:
“父母越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已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
若父母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就会觉得自已的名誉受到了打击,维护自己名誉的心思就会淡薄。”
如此看来,如何“正确”地批评孩子,是值得我们每位父母思索的一门大课。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错是难免的,我们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时不时的引导、督促以及批评,都是需要的。
但批评孩子,也需要掌握方式方法,方法用对了,孩子才更容易接受并且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