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处护理】这些宝宝私处细菌感染的信号,妈妈要警惕 -MamaClub


宝宝总是把两条小细腿夹得紧紧的,还止不住地摩擦摩擦,妈妈很惊恐,难道宝宝这么小就会自慰了?

其实,外阴部的湿症、炎症、蛲虫症都有可能会引起宝宝夹腿。

蛲虫病是一种肠道寄生虫病,受到尿布潮湿或裤子太紧等刺激,都可能让宝宝肛门、会阴部发痒,继而让宝宝不断想要摩擦。

所以妈妈们一定要区分清楚宝宝夹腿的原因,除了蛲虫症的原因,宝宝还可能是患上了“小儿夹腿综合症”。

 

什么是小儿腿综合症?

1. 定义

小儿夹腿综合症是指宝宝通过夹腿或摩擦阴部来获得快感的行为表现,属于自我刺激行为障碍。

该症状多见于2个月至7、8岁的儿童,尤其以1~3岁的婴幼儿为高发期,女宝宝发病率略高于男宝宝。

夹腿或摩擦的持续时间一般为几分钟,严重时可持续更久。发作频率多为几天一次,少数宝宝一天可能发作多次。

2. 主要表现

男宝宝会阴茎勃起,有时伴尿道口轻度充血或水肿,表现为趴在床上来回蹭动。

女宝宝会双腿夹紧玩具,有时用手放在两腿间摩擦,也可能喜欢坐在硬物上。

如果爸爸妈妈中途打断了宝宝的动作,宝宝往往会哭闹个不停,直到恢复摩擦动作才会平静。

 

宝宝夹腿的危害

1. 心理危害

长期夹腿行为可能让宝宝感到困扰,产生焦虑、紧张,甚至形成自卑感,影响身心健康。

2. 生理危害

宝宝在夹腿或玩弄私处时,手部或外界细菌可能通过接触引发感染,如尿道炎等,影响生殖系统健康。需要强调的是,宝宝喜欢夹腿或玩私处,与成人的情感和性意识是完全不同的。

根据弗洛伊德的儿童性欲发展理论,1~3岁的幼儿正处于肛欲期,随后逐渐转向生殖器区域的发展阶段。因此,2~3岁宝宝出现夹腿习惯,是与其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相符的正常表现。

其实,夹腿和玩私处对宝宝来说,是一种本能的自我探索行为,并不涉及成人意义上的“性”,就像他们饿了会哭闹、想尿尿就排尿一样自然。

 

发现宝宝夹腿时的错误做法

错误做法一:大加指责、严厉喝止

如果爸爸妈妈用严厉的语气批评宝宝,不仅会让宝宝感到害怕和委屈,还可能让宝宝不理解自己哪里做错了。这样反而会压抑宝宝的探索欲望,导致他们以更隐秘或反抗的方式持续这一行为,可能逐渐形成不良习惯,对宝宝的身心发展不利。

错误做法二:忽视性别差异,混淆角色

宝宝在性别意识逐渐形成的阶段,会观察父母的行为,寻找性别榜样。女孩通常更亲近妈妈,男孩更亲近爸爸。家长应尊重这种自然倾向,避免混淆角色。妈妈对宝宝的身体接触可以逐步减少,更多通过语言和游戏来表达关爱。

错误做法三:逃避或敷衍宝宝的提问

宝宝对身体和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如果爸爸妈妈总是用“长大了你就知道”来敷衍,或反复制止宝宝,容易让孩子感到困惑和压抑。

正确做法是,针对宝宝的问题给予耐心、简单且合适的回答,尤其是女宝宝,培养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非常重要。

错误做法四:嘲笑宝宝的行为

当爸爸妈妈看到宝宝玩弄自己的私处时,如果用嘲笑的态度对待,可能会伤害宝宝的自尊心,让宝宝感到被不尊重、不被理解。家长应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面对宝宝的自我探索行为。

 

如何正确引导宝宝夹腿行为

1. 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妈妈应定期为男宝宝清洁外生殖器,为女宝宝每天清洗外阴。清洗时应以清水轻轻冲洗为主,避免用手直接摩擦,以防刺激过度,引发不适或异常行为。

爸爸妈妈还可以帮助宝宝养成以下习惯,减少宝宝对私处的过度关注:

• 缩短宝宝睡前和醒来时在被窝里的时间,避免长时间闷热刺激;

• 适度增加宝宝的运动量,消耗多余精力;

• 给宝宝穿宽松透气的衣服,减少皮肤不适;

• 睡前做适当放松活动,帮助宝宝安稳入睡。

2. 丰富宝宝的生活内容

陪伴宝宝玩耍、学习,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有助于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减少重复夹腿或摩擦的行为。

3. 细心观察并及时干预

当发现宝宝出现夹腿行为时,可以通过抱抱、陪伴玩耍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缓解宝宝的兴奋状态。如果宝宝的行为频繁或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咨询医生,获得专业指导。

根据宝宝的年龄,适当用宝宝能理解的语言,温和说明过度夹腿行为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帮助宝宝认识和改正。对于年纪稍大的宝宝,爸妈还应关注培养他们积极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温馨提示:

小儿夹腿综合症不会导致女宝宝患子宫糜烂等炎症,也不会影响处女膜的完整性。爸妈不要轻信无根据的谣言,保持科学理性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