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篇】处理孩子烫伤,是爸爸妈妈必备急救措施之一 -MamaClub

儿童烫伤,是最不好处理的意外事故之一。
首先,烫伤往往疼痛难忍,很容易引发感染;其次,烫伤后容易留下大面积的疤痕,不但会影响生理功能,还会影响容貌,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阴影。
另外,孩子懵懂无知、活泼多动,这也导致孩子更容易遭受烫伤。
儿童烫伤不常发生。但如果爸爸妈妈平时没有掌握相关应急处理措施,一旦危险发生,就会手足无措,延误最佳处理时机。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这些紧急处理措施,希望在紧急关头能帮到孩子。
爸妈们,孩子烫伤后,你必须要做的五件事有:冲、脱、泡、盖、送。
1. 冲
孩子烫伤后,立刻用流动的冷水冲患处15~30分钟。
目的是尽快带走烫伤部位的热量,降低组织损伤。
冷水冲是烫伤处理最关键的一步,是第一选择,越快越好。
千万不要轻信偏方,忙着涂抹牙膏、酱油等,不但容易引起感染,还妨碍医生观察烫伤严重程度,增加清理伤口的难度。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接近室温的冷水最为合适,水越冰反而不好,而且绝不能用冰敷,否则会加重皮肤损伤,影响愈合;水流要适中,避免过急冲破水泡
如果烫伤部位在脸上,不方便水冲,那就用冷水浸透毛巾冷敷,而不是冰敷。
2. 脱
在用冷水冲洗足够时间、孩子疼痛有所缓解后,可以尝试轻轻脱掉烫伤部位的衣物。如果不方便脱下,可用剪刀小心剪开。
需要注意的是:脱衣动作一定要轻柔,因为烫伤处的衣物可能与皮肤黏连,强行拉扯容易弄破水泡,甚至撕裂皮肤,加重伤情。
如果黏连严重难以脱除,应保留黏连部分,只去除周围未黏连的衣物。
3. 泡
完成前两步后,如果烫伤面积较小,可以将烫伤部位浸泡在一盆接近室温的冷水中约15~30分钟,以缓解疼痛并帮助稳定孩子情绪。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烫伤面积较大时,最好避免长时间浸泡,以免体温下降,引发感冒或其他健康问题;同时,切记不要给孩子涂抹任何药膏或偏方。
4. 盖
用一块无菌纱布轻轻覆盖烫伤部位。
如果没有无菌纱布,也可以用干净、干燥的毛巾代替,但千万不要使用有毛絮或容易粘附的材料,以免粘连伤口。
需要注意的是:切勿给孩子涂抹任何药膏或偏方。
5. 送
经过以上四步处理后,就可以尽快送医诊治了。送医途中要注意保暖,防止体温下降,并且保持伤口清洁,不要涂抹任何药物或偏方。
孩子烫伤后,这3件事千万别做
1. 不要轻信偏方,涂抹任何东西在伤口上
民间处理烫伤的偏方五花八门,比如涂牙膏、酱油、食用油等。
这些做法不仅会污染伤口、增加感染风险,还可能掩盖烫伤的真实程度,影响医生判断和后续治疗。某些药膏或偏方颜色浓重,也会增加医生清理伤口的难度。
2. 不要挑破水泡,更不要用手接触伤口
水泡中的液体通常是无菌的组织渗出液,本身不会造成伤害。
一旦人为挑破,不仅失去了皮肤的自然保护屏障,还可能让细菌趁机侵入,大大增加感染的风险。
3. 不要冰敷
冰水或冰块虽然能短暂缓解灼热感,但会导致局部血管剧烈收缩,加重组织损伤,反而不利于后期愈合。
防止孩子烫伤烧伤,爸妈必须注意这几点
1. 家中的饮水机一定要放置妥当,避免孩子轻易接触。
2. 给孩子洗澡时,热水器温度最好不要超过49度。先放冷水再放热水,洗澡前应先用手试水温。
3. 厨房是烫伤高发区,尽量不要让孩子在厨房玩耍。要关好厨房门,防止孩子突然闯入。
取出微波炉里的食物时,确保孩子不在附近。电饭煲等盛放热食的容器不要放在地面或低处。端热汤上桌时,要留意孩子,防止他们突然跑过来撞到。
4. 教导孩子远离火源,确保点火用具放在孩子无法触及的地方。
不用煤气时,一定要关闭开关,避免孩子模仿点火。
5. 白炽灯等灯泡点亮时温度较高,不要让孩子触摸。家中最好选用温度较低的节能灯或日光灯。
6. 给孩子玩电动玩具时,要检查电路和电池是否完好;避免孩子在充电时玩充电式玩具,以防电器短路或爆炸。
7. 尽量避免让孩子玩烟花爆竹,更不要让孩子单独燃放烟花爆竹。
8. 教育孩子掌握消防和急救常识,学会自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