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新生总汇】新生宝宝常见的6大“不同寻常”的小动作 -MamaClub

新生命的到来,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新手爸妈的心。
而此时新生宝宝一些“不同寻常”的小动作,往往也让新手爸妈如临大敌…
其实,这些“小动作”往往也只是新生宝宝独有的生理性行为,新手爸妈不需要过分紧张。
全身用力
新生宝宝在睡梦中有时会出现全身用力、身子绷紧、小脸憋红的情况,让爸妈们不免担心宝宝是否哪里不舒服。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可能与排气、排便或神经系统发育有关,并不会让宝宝感到不适。
新生宝宝的神经系统和肌肉发育尚未成熟,在睡梦中会通过这些自发性运动调整身体状态、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帮助增强新陈代谢和呼吸调节。
打喷嚏、流鼻涕
新生宝宝偶尔打喷嚏、流鼻涕,并不一定是感冒。
由于鼻腔较短且狭窄,黏膜较为敏感,加上鼻毛稀少,因此容易受到外界刺激。
空气中的棉絮、绒毛、尘埃或冷空气等,都会引发打喷嚏,这其实是新生宝宝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有助于清理鼻腔异物,让呼吸更顺畅。
惊跳
新生宝宝在入睡后,常会出现局部肌肉抽动,尤其是手指或脚趾轻微颤动。
有时受到轻微刺激时,宝宝会突然伸展四肢,甚至伴随啼哭,这是一种正常的“惊跳反应”。
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新生宝宝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随着月龄增长,会逐渐减少。
当宝宝惊跳时,妈妈可以用双手轻轻包裹宝宝,或者轻抚宝宝的胸口,让他感受到安全感,从而更快安静下来。
打嗝
新生宝宝会时不时打嗝,有的甚至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开始打嗝了。
这是因为宝宝的横膈膜容易受到刺激,比如吃奶太快、吞入空气或胃部膨胀。
放屁多则与肠胃功能尚未成熟有关,属于正常现象。
如果宝宝打嗝,可以将他竖抱并轻拍背部帮助排气,也可以让宝宝含几口母乳,有助于缓解打嗝。
下巴抖动
由于新生宝宝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肌肉控制能力较弱,下巴偶尔会出现短暂的抖动,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这时有的老人会用被子包住宝宝,保护他不受惊吓。
其实,这些现象主要是神经系统尚未成熟导致的短暂现象,通常会随着宝宝的成长逐渐减少,无需过度担心。
肢体蜷曲
很多妈妈会发现,新生宝宝出生后肢体仍然保持一定程度的蜷曲状态,比如小腿轻微弯曲、双足略微内翻、两臂稍微外转、双手握拳,甚至四肢整体呈屈曲状。
这是因为在子宫内,胎宝宝一直处于蜷缩的姿势,出生后需要一段时间适应,肢体才会慢慢伸展开来。
通常在1-2个月内,这种胎儿姿势会逐渐消失。
🎯想要第一时间获得资讯?
请加入MamaClub群:https://bit.ly/MamaClub-Telegram-Group